当前位置:小毛驴 > 社会百态 > 正文

35岁中年危机该如何度过职场建议 人到中年找不到工作是最大的悲哀

       你是否会有一天担心年龄大了找不到工作呢?对于在非体制内工作的人们来说,35岁是个坎,在互联网公司里也很少看到35岁以上的人。35岁找工作有公司要吗,40岁中年危机,人到中年失业怎么办,35岁职场建议,35岁改行的5个职业,35岁学什么技术不晚,体制外35岁没法混了,三十五岁中年危机,这些是当前很多人焦虑的问题。互联网企业特别磨人,劳神劳力的,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加班,加班到多久,熬夜到多久。因为互联网讲究短平快,所以也就年轻人经济旺盛,还能吃得消。年纪过了35,通过互联网公司的工作经验积累,大多都会考虑转行,做实体线下,当然当前任何行业,都要有互联网思维,所以大多都转型得不错。

35岁中年危机该如何度过职场建议 人到中年找不到工作是最大的悲哀

可其实又何尝只是互联网行业如此呢,其他各个行业领域,35岁定律依旧存在,个人精力的下降,年轻同行的竞争,再者35岁左右的这一群体,已经在社会打拼了十余年,有个人丰富的人脉和资源,有自己想法也会从原有的工作中跳出来,主动辞职自己创业,海阔凭鱼跃,岁月不等人,未来的事业也应该自己去拼,这无关乎钱财的多少,而且个人理想抱负的实现。

那么,为何会出现35岁的中年危机呢?

第一,35岁岁中年职场人的悲哀。职场人从20几岁开始工作通过十多年的奋斗与拼搏到35岁中年时期,如果工作依然不能稳定下来,就会被人误解为无能,就会被一些年轻朝阳型如电商业、快消品或者年轻客户群体为主的行业所限制,一些一线工作岗位就可能不会再考虑给你,只能退守二线后勤保障岗位。

第二,35岁的战斗力会减弱一些。年轻的职场人在职场中敢想敢做,错也也不怕,可是到了中年后,可能拼劲就减弱不少,固守成规,按部就班,会让企业高层感觉不到活力与青春,所以也会对某些领导岗位被限制或者暂不考虑。

第三,思想的固化。对于年轻的职场人来说可以天马行空,想象无穷,可是对于35岁的职场人来说,看多了职场的潜规、看透了办公室的厚黑,所以选择保险办法固守成规按部就班,不再尝试新的工作方法,不再想着如何创新,如何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改进和优化,久而久之企业在发展,而你却原地踏步跟不上其他人。

第四,自主动力不足,甚至有点高傲感。从职场小白到职场老手,已经积极主动,不耻下问,随着混迹职场多年,慢慢的也就从小白到了高手,看其他小伙伴的工作效率不满意,看比你年轻的管理者管理做事风格也与你格格不入,你开始“看不起”这些年轻职场人,你从指导工作、教导小伙伴变成评论吐槽他们,他们也自然和你有代沟,以前参加学习主动并积极分享朋友圈,可是现在呢多半是潜水和被动学习,而把大部分的经理从工作中转移到了家庭和其他事情上,所以工作成绩也不会优异而只是一个马马虎虎。

针对以上的解决唯一方法就是目标计划管理和事件管理,把自己的每周、每月的计划进行设定,从时间管理角度和离安排生活、陪伴家庭的时间和学习成长的时间计划,按照计划去执行,从强迫改变最终变成自己的的自觉行动习惯,那么35岁的你才能打破“油腻大叔”的魔咒,让自己的未来更加优秀!

总而言之,不要放弃学习。职场中真正的高效学习只有这一种,深入思考和改善工作绩效、绩效更好,拥有更多资源和权力,不重要的事情外包给助理,执行的事外包给下属,聚焦在核心的价值创造环节,持续改进,不断创造更多价值,换到更大平台,争取更多资源,更高效的提升自己。


全球知名职场社交平台领英发布的《职场人转折点报告》显示,职业人生转折点一般从23岁开始,27岁至30岁是小高峰,31岁至35岁是大高峰,35岁后开始迅速下跌,直至趋近于0。

35岁的确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最大的转折点,各大求职网站的招聘信息也能印证这一点,不少岗位的年龄限制是35岁甚至30岁以下。

为什么是35岁?那些大家熟知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又是如何呢?

BAT中,腾讯员工最年轻

根据脉脉数据研究院发布的调查显示,大型互联网企业可称得上是“年轻”公司,员工平均年龄从27岁到33岁不等,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含30岁)的公司占大多数,如京东、美团、小米等。字节跳动和拼多多员工平均年龄相对最低,滴滴出行员工平均年龄最高,这或与互联网企业的业务性质不同有关,比如优步退出中国后,“老司机”们纷纷选择全职或兼职加入滴滴。

老牌BAT中,阿里巴巴属于“中年”的代表,员工平均年龄31岁;腾讯最年轻,员工平均29岁。

而以TMD(字节跳动、美团、滴滴)为代表更晚成立的互联网巨头中,字节员工平均年龄仅为27岁,是名副其实的“后浪”。

为什么会是35岁?

从以上的分析中发现,大型互联网企业员工平均年龄均不超过35岁。为什么35岁更容易令职场人焦虑,而不是30岁或者40岁呢?客观情况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不同年龄段的就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16岁至19岁达到顶峰,20岁至34岁,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在45小时左右,35岁之后开始下降,就业人员平均工作时间会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这也是不少企业在招聘时候设置35岁为门槛的重要原因。

从主观因素分析,大多数人35岁后,面临着上孝父母,下教子女的情况,在有限的精力下,需要平衡工作和生活。从招聘网站的数据分析报告中也能看到,大多数企业招聘35岁以上的员工成本更高,不仅是精力不如年轻人,思维的固化也会影响企业尤其是一些对创造性要求高的企业的招聘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某招聘网站的数据显示,所有招聘职位中,2019年要求35岁以下职工的占比较2017年提升了2个百分点,2020年这一占比再度提升,这说明35岁职场人面临的境遇,确实是比两年前更难了些。

另外,国外网络招聘搜索服务网站Indeed曾对美国的1011名科技工作者进行了一项调查,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并探索潜在的解决方案。调查结果显示,2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在31岁到35岁之间;另有17%的受访者表示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27%的受访者表示,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为36-40岁。Indeed对技术人员的调查还发现,近43%的受访者担心因为他们的年龄而失去工作。更令人不安的是,近2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一直以来都担心”。

部分行业员工“老龄化”突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已就业人员7.51亿人,较2019年减少2407万人。在智联招聘针对企业员工年龄开展的调查中显示,平均年龄有所增加的企业占比三成,以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为主,员工年龄结构老化突出,这正是整个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另一种写照。

从民政部公布的社会服务业数据来看,北京、天津、浙江、山东、广东、重庆等全国多个省市,35岁以下就职工人数占比有所下滑,换言之35岁以上职工人数占比正处于增加趋势。具体来看,天津市35岁以下职工人数占比不到26%,浙江、江苏36岁至45岁职工人数占比接近40%,浙江2019年36岁至45岁职工占比较2018年增加6.5个百分点以上。

35岁如何破局

35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已工作十年以上。站在35岁的十字路口,职场人该如何抉择?

根据脉脉数据研究院对各行业员工的工作年限调查数据显示,传统行业工作10年以上人数占比较高,如制造业、耐用消费品业十年以上员工占比均超过五成;教育培训行业工作五年以上员工占比近六成,医疗业近七成,金融业超六成;IT互联网行业员工的工作年限相对较短,这与公司所处的行业本身有较大关系。可见,教育、医疗等事业单位被称作“铁饭碗”并非空穴来风,金融行业同样也会是不错的选择。需要补充的是,在社会人员、应届生求职中,教育、金融业等行业净流入人数相对较高。当然,数据仅仅只是一方面,不管是职场新人还是达人,职业方向或入职企业的选择都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优劣势,制定规划,踏实前行。

方向可能胜过努力,但努力同样重要。如果正在读此文的你不到35岁或者30岁,希望能尽早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而对于已经接近或者超过35岁的“老铁”们,也不必过于焦虑,首先35岁并不算大,毕竟距离一般人退休还有20年以上;其次,虽然35岁是一个大的门槛,但是只要选定方向,坚定信念,迈过去,可能就是一片更好的蓝天。活到老学到老,任正非43岁创办华为,吴志刚60岁创办桃李面包,“烟草大王”褚时健74岁开始种植橙子,并培育出“褚橙”等等事迹,我们已经听了太多,但是就像“许三多”所说,做正确的事情,永远都不算晚。

最后,借用《爱情公寓》里曾小贤的一句经典台词“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可以平凡但拒绝平庸,即使嘴上说着“躺平”,希望心中还是不忘初心,归来仍是少年!

关键词:年龄感35,国企35岁中年危机,35岁危机怎么解决,如何度过35岁中年危机

同类信息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