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毛驴 > 财富密码 > 正文

老百姓到银行取自己的钱取5万还需要说明情况 来源和用途或许不是政策初衷

老百姓到银行取自己的钱取5万还需要说明情况,来源和用途或许不是政策初衷,如今,银行对账户的管理越来越严格,过去很多人为了领工资,或者其它用途,在不同的银行开了很多卡,一个人手里有十张以上的不在少数,但实际上在使用的可能就一两张,大多数成为了睡眠账户。为此,很多银行开始清理“睡眠账户”,长期不使用的直接注销,因为可能被拿来跨境赌博,或者是电信诈骗等违法行为。
老百姓到银行取自己的钱取5万还需要说明情况 来源和用途或许不是政策初衷
除了账户多,还有一个是现金使用乱象。比如一个人平时每个月就5000元工资打入银行卡,但突然某一天转入了20万元,就有点奇怪。包括对公账户也是,公司规模不大,但流水却很大,让人生疑。

其实,一直以来都没有绝对的“存取自由”。ATM机子取钱上限是2万,柜台取钱如果达到20万,都需要提前预约,只不过大多数人平时都用不上这么多钱,所以没什么感觉。


近段时间,央行发布了《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的文件,里面详细规定了个人和公司在存取钱时,达到一定额度,会有更多的要求,不是想存多少就存多少,想取多少就多少。

据了解,该办法将从2022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银行将会有两项要求,一个是说明资金来源,另一个是告知资金用途。也就是说你的钱从哪里来的,将作何使用。


首先是现金交易超过5万元,如今是移动支付时代,大家基本都在网上交易,很少会取现金,特别是大额现金。比如你取钱用途是买房,那银行会让你直接转账,而不是取现金。

而如果你的用途是用来做零散生意,比如到乡下收购农产品,金额不同,都只能用现金交易,那你可以和银行说清楚就没问题。


有人会说,我每次取49999元,一天取一次,那一个月也有差不多150万。实际上这样操作也不行,因为短期内频繁大额交易,也会被监管。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一些人取现金来洗钱或者干其他违法的事情,因为转账会有记录,很容易被查到,取现金被认为是最安全的。

其次是转账也会被监管。不取现金,那转账是不是就“自由”了?想转多少就转多少。在这次发布的《办法》中也有明确规定,个人账户在境内转账超过50万,转账到境外超过20万,对公账户转账超过200万,都要登记用户信息,并说明资金的来源,以及用途。

实际上早在2020年就已经在河北、浙江、深圳三地开展大额交易监管,对公账户超过50万,个人账户中,河北省10万元、浙江省30万元、深圳市20万元,超过这些门槛,就要登记信息,并告知使用途径,银行再报告给央行。

如今,又出了新的门槛规定,这个是针对全国的,所以,以后转账也没那么自由了。


其实对于个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一次转账超过50万的人并不多,要知道《存款保险条例》规定,银行出现了问题,最高补偿是50万,而超过50万存款的人比例不到5%。只要不超过50万,转账就自由了。

对于公司来说,需要重点注意,超过200万,那就要提前预约,并填好登记表,说明用途。有些人会分批转入,然后集中转出;还有是集中转入,分批转出,这些情况都会被监管。另外,对公转私人账户,也要注意,除了工资、出差报销、赔偿金、利润分配外,不要随便转其它用途,否则就是违规的。

只要我们的资金来源正规,用途能说明清楚,那想怎么用都没问题。央行出规定主要还是为了杜绝洗钱,赌博,诈骗等违法行为。

1、个人到银行存取现金超过5万元,就需要登记来源和说明用途。这个最新条例是在2022年3月1日开始实施,到时和银行打交道就多了很多约束。


2、存取5万元以上的现金,首先要提供身份证,证明你是你。


3、说明来源,这里延伸出一个问题了,是客户说一个来源就行,还是需要提供一个证明,证明你所说的来源。万一对方已经去世了或者找不到人,你怎么证明你的证明?其次银行怎么确定你说的来源是真实的?是否需要去核实,这个时间周期是多长?(女主播:榜一大哥给的,我以为我们是爱情,没想到还是一桩交易,哎,我该怎么证明是爱情呢?)


4、说明用途,假设过年你想给前妻和孩子包10万红包,但不想现在妻子知道,免得不必要的烦恼,银行怎么保护个人隐私?假设客户随便编了一个理由,那算不算作假?是否需要客户证明钱的用途?(用途:存隔壁银行。银行:你猜我会不会同意?)

以上就是最近监管部门制定的取5万需要说明用途的相关问题。

同类信息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